"“時間顆粒度”,幫你更好地設計產品"

“時間”是我們設計產品時的一大武器,選擇合理的時間顆粒度,能很好的幫我們展示業務數據,對業務發展起到指導作用。

時間具有多變性,日、月、年對我們的意義是不同的,因為其呈現出來的時間段是不一致的,日體現的時間長度肯定遠小於月,長短不一的時間長度組成了時間的多樣性,而不同時間長度下統計出來的數據結果具有不同的意義,這就是數據對“時間”的敏感性。

通過一個案例來看一下,蹲點觀察樓下十足便利店3月份的人流情況,可以發現“3月1號的人流量”和“3月份一整個月的人流量”是不一樣的,前者表現了單天的人流量,後者表現了整個月的人流量。

我們發現,不同的“時間”產生的數據結果有其各自的意義,所以我們要怎麼去選擇這些不同的“時間”呢?

一、認識多種多樣的時間

首先我們需要瞭解時間的多樣性,從“時間顆粒度”的角度來認識,主要分為“分時維度”“日期維度”。

01 分時維度

分時維度是反映日內情況下隨著小時或者分鐘的變化,展示單位小時或分鐘下的數據,具有較強的時效性。我們可以通過觀察“一天內不同分時”和“多個日期相同分時”呈現出來的數據現象,來發現“分時維度”下的數據特點。

1. 觀察一整天不同時段的數據

通過“分時維度”得到一天內不同時間段的數據值,將這些數據“圖表可視化”為隨著時間段變化的折線圖,從圖中我們可以瞭解下麵的這些信息:

  • a.數據在一天不同時間段內的趨勢情況以及斜率,從幾點到幾點呈增長趨勢,從幾點到幾點呈下降趨勢
  • b.數據最大值和最小值出現的具體時間段或者時間點
  • c.數據在相鄰兩個時間段之間的環比情況
  • d.數據在不同時間段之間的增長和下降程度

這些信息能讓我們對數據在不同時段的趨勢情況有一個瞭解,為對時間段要求比較精確的產品動作提供了依據,幫助我們發現短時間內的異常波動,為發現問題提供了異常數據的支持。

看個案例,下圖是一張訪問用戶量分時段折線圖,我們就可以基於數據最大值出現在14:00的這一現象,發起一次push消息的行為,因為該時間段下用戶數量最大,可以盡可能的獲得曝光量;我們也可以在0:00-5:00這個時間段安排產品上線等需要服務器發佈的行為,基於的現象就是這個時間段訪問用戶量少,對用戶的干擾低。

訪問用戶量分時段折線圖

我們也可以把一天內不同時段的數據“圖表可視化”為餅圖,從圖中我們可以瞭解到下麵的這些信息:

  • a.數據在不同時間段的占比情況
  • b.數據占比最大的出現在哪個時間段,占比最小的出現在哪個時間段

這些信息能讓我們對數據在不同時間段的分佈情況有一個瞭解,單獨瞭解占比的意義不是特別大,但是可以配合其他的數據分析方法得到一些更細緻的結論。

比如下圖是12:00-18:00不同時間段用戶訪問量的餅圖,結合“二八定理”,我們就可以得出12:00和13:00這兩個時間段提供了80%的訪問量,這兩個時間段就是我們主要需要維護的時間。

訪問用戶量分時段餅圖

2. 觀察多個不同日期,相同時間段的數據

通過將多個日期下的相同時間段的數據“圖表可視化”為隨著時間段變化的對比柱形圖,從圖中我們可以瞭解到這些信息:

  • a.數據在不同日期相同時間段下的同比情況
  • b.數據在不同日期下是否有可以抽象出來的趨勢共性,多個日期是否都是從幾點到幾點的數據呈增長趨勢,從幾點到幾點的數據呈下降趨勢,這個現象就可以作為一個共性趨勢。

這些信息有助於我們歸納出數據的共性,一方面我們可以根據這些共性設計和優化產品;另一方面也可以以此作為異常值的判別方式,如果觀察多個日期下都是在01:00~05:00的數據為0,這個時候發現突然有1天在01:00有大量的數據,就可以斷定為是異常數據了。

同樣來看一個案例:

下圖是星期五和星期六的訪問用戶量的分時段柱形圖(截取部分時間段),運用上面提到的觀察角度,很容易就能發現雖然日期不同,同時段的數據有大小差異,但是數據趨勢是具有共性,都從12點開始呈增長趨勢,在16點達到峰值,之後呈下降趨勢,我們就可以得出我們用戶訪問行為的規律。

訪問用戶量分時段對比柱形圖

對分時維度數據做個簡單的總結:

  • 定義:以分鐘或小時作為顆粒度單位
  • 數據格式:分鐘+每分鐘數據;小時+每小時數據
  • 數據意義:反映日內的數據情況
  • 適用場景:對日內數據敏感或者日內數據具有重要意義的場景,比如金融服務、數據監控等場景

02 日期維度

日期維度是反映一段時間內隨著日期的變化,展示不同日期下的數據,具有較強的完整性。我們也通過觀察“一段時間內不同日期”和“不同周期內的日期”呈現出來的數據現象,來發現“日期維度”下的數據特點。

1.一段時間內不同日期

通過“日期維度”得到一段時間內不同日期的數據值,將這些數據“圖表可視化”為隨著日期變化的折線圖,從圖中我們可以瞭解下麵的這些信息:

  • a.數據在這段時間內的趨勢情況,從哪一日到哪一日呈增長趨勢或者下降趨勢
  • b.數據最大值和最小值出現的具體日期是哪一天
  • c.數據在相鄰兩天的環比情況,是環比上漲,還是環比下降

這些信息有助於我們復盤一段時間內(常見的最近7天,最近30天的)的數據趨勢,為我們後續的業務動作提供數據支持,數據隨著日期不斷增長,是否需要投入更多的資源;數據隨著日期不斷降低,是否需要改變策略。

案例:

下圖是某淘寶店04-11到04-17的銷售額數據,我們發現數據在11日到17日這7天呈現一個上升趨勢,店鋪主就需要考慮庫存是否充足,是否需要增加儲備等。

04-11~04-17店鋪銷售額折線圖

2. 不同周期內的日期

不同日期雖然日期不同,但是在一個周期內存在一定規律——4月14日是星期二,4月21日也是星期二;3月1日是3月的第一天,4月1日是4月的第一天。

這就是日期在不同周期內的規律,我們可以借助這個規律來觀察不同周期內的日期變化,將這些數據結果“圖表可視化”我們也可以得到對比柱形圖,從圖中我們可以瞭解到下麵這些信息:

  • a.數據在不同周期內相同位置日期的同比情況
  • b.數據在不同周期內的日期是不是會表現出相同的規律或者趨勢

這些信息可以幫助我們歸納出周期下數據具有固定的規律,根據這個規律可以指導我們一些業務動作或者產品設計。

案例:

下圖是某寫字樓的自助便利機銷售人數在“4-6~4-12”和“4-13~4-19”兩周不同日期下的數據對比圖,我們可以發現不同日期的銷售人數的具體數值有差異,但是在趨勢上是具有明顯規律的,周六和周日兩天銷售人數遠低於其餘5天,這也和我們工作日和休息日的認知所符合,而作為自主便利機的商家也可以根據這個現象制定補貨策略:周一進行補貨。

兩周銷售人數對比柱形圖

對日維度數據做個簡單的總結

  • 定義:以日作為顆粒度單位
  • 數據格式:日期+每日數據
  • 數據意義:反映日不同日期下的數據情況
  • 適用場景:針對需要統計或觀察一段時間內每一日數據的場景

其次,在瞭解了時間多樣性的幾種具體表現形式後,就需要我們根據實際的業務情況來選擇“時間”了。合適的時間顆粒度能幫助我們很好的反映業務的真實情況,而不合適的時間顆粒度所提供的數據結果對我們沒有意義,甚至會起到誤導作用。

某淘寶商家想調整客服排版,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選擇“分時維度”,觀察不同日期相同時間段的客服團隊接待人數,是否具有共同的趨勢,在普遍接待量多的幾個時間段安排較多人手的客服,在接待量少的幾個時間段減少客服數量。

如果我們在上面這個業務場景下選擇了“日期維度”,得到的數據就無法實現這一目標,而“日期維度”在“什麼時候增加臨時或者外包客服”這個業務場景下就具有意義,通過復盤一段時間的接待數據,發現大促期間接待量爆方式的現象,從而在大促前提前增加客服資源。

總結

數據對時間是非常敏感的,“時間”也是我們設計產品時的一大武器,選擇合理的時間顆粒度,能很好的幫我們展示業務數據,對業務發展起到指導作用。

本文由@晌午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