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視頻化”這碗飯,知乎可能吃不上"

當知乎決心在圖文轉移視頻的趨勢下大展拳腳的時候,誰能想到B站先聲奪人,搶了知識科普視頻的“頭彩”,這讓定位知識社區的知乎,頗有些尷尬。

無論是短視頻還是長視頻,視頻這條賽道的競爭看似都沒有終局。

2020年年初,字節跳動出手6.3億,買下歡喜傳媒跟徐崢合作的影片《囧媽》。《囧媽》繞過院線,直接在抖音、西瓜視頻、今日頭條、抖音火山版等平臺上播放,這種免費模式為字節跳動佈局長視頻領域提供了用戶基礎。

緊接著,微信的視頻號來了。作為騰訊和微信今年重點發力的短內容創作平臺,用戶可以發60s的視頻和9張圖片,入口在微信的發現頁,目前還在灰度測試中。

時隔不久,一向保守的也在愚人節當天測試了B乎模式,在B乎界面中視頻內容占了大多數,包含“奇怪的知識增加了”、“一圈人不說兩家話”、“如何優雅的抬杠”等欄目。

然而,當微信、知乎卯足了勁想要在圖文轉移視頻的趨勢下大展拳腳,誰也沒想到今年視頻的爆發點會率先在B站被點燃,《關於新冠肺炎的一切》、《瑞幸咖啡是如何暴打資本主義的?》…這類知識科普視頻在B站頻繁破圈,用戶吸引力方面,遠遠超過了其它內容積累更深厚的平臺。

尤其是知識社區定位的知乎,頗有些尷尬。

01 為什麼是B站搶了知乎的“飯碗”?

以往,如果說哪家內容平臺最適合做知識科普視頻,答案無疑是知乎。在很多人看來,視頻只是表達形式變了,打動用戶的核心仍在於內容的質量。所以,龐大的圖文知識儲備為知乎視頻化提供了最佳的原創內容素材,再加上穩定的社區氛圍,知乎似乎天然具有視頻化優勢。

但是,B站卻率先成功卡位知識科普視頻。

日前,瑞幸咖啡因為偽造巨額營業收入暴雷,知乎立刻出現了一系列相關問題,截至4月3日,僅“如何看待瑞幸公佈調查顯示偽造交易價值達22億,盤前下跌超80%”一個問題下已經累積了2418個回答。而在B站,半佛仙人製作的《瑞幸咖啡是如何暴打資本主義的》,播放量飆升至747萬。

問答和視頻的數據不能直接比較,內容價值高低也難以衡量,可在影響力這方面,顯然是B站的內容贏了,原因只有一個—破圈。B站上財經類、商業類的知識科普視頻,成功讓二次元或泛娛樂用戶群體接觸到更有價值的信息,引爆了普通用戶對科普類內容的需求。

不過B站之所以能破圈,原因就只在於視頻形式的傳播力優於圖文嗎?

未必。自從知乎決定嘗試視頻化,很多社區內的活躍答主已經將視頻作為回答的一部分。比如疫情期間,在“如何看待 3 月 31 日美國新冠肺炎確診人數突破 18 萬,死亡人數超過中國?”的問題下,答主“我是郭傑瑞”發佈了實拍紐約疫情的視頻,引發1000多條討論。

可是,知乎也僅限於此了,面對疫情催生出的用戶對各類科普知識的龐大需求,來自於PaperClip工作室的《關於新冠肺炎的一切》作為爆款內容,成就了B站的破圈。

說到底,知乎對於圖文轉視頻的節奏把控太慢了,也沒有給予相應的重視——從2017年開始嘗試視頻化,知乎的視頻內容都是分散在各個板塊,僅是作為圖文內容的補充而存在,甚至連一個獨立的視頻入口都沒有。所以,無論是知乎答主還是用戶,知乎視頻化給人的存在感都很薄弱。

至於剛上線的B乎,面對爆款頻出的B站,目前所能起到的作用有限。而且縱觀在B站火起來的知識科普視頻,它們依賴於B站獨特的社區文化和仍在攀升的用戶流量,但這兩點都是知乎所不具備的。

以羅翔老師為例。早在2018年2月就有用戶在B站上傳了羅翔講課的視頻,但頭兩年播放量並不穩定,漲跌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平時比較一般。直至今年1-3月份,憑藉“糞坑案”、“看小黃書會被處罰嗎”等案例,羅翔的視頻播放量猛增,但推動其出圈的一個特殊原因還有B站的鬼畜區。

當羅翔講課中出現頻率最高的“法外狂徒”張三,成了剪刀手們最為喜愛的鬼畜素材,熟悉B站的朋友們都知道,羅翔是真的火了。

可以說,二次創作與原創內容相輔相成,成就了羅翔老師這一B站紅人。

02 逃離知乎,向外遷徙?

B站先聲奪人,搶了知識科普視頻的“頭彩”,這對知乎來講無疑是一大危機,但不僅僅因為知乎錯失了需求爆發的最佳機遇,還在於被B站吸引而去的優質內容創作者,他們正在逃離知乎。

最典型的要屬半佛仙人。他早期在知乎成名,而後在微信公眾號進一步擴大影響力,真正被大眾熟知、粉絲爆漲卻是在B站,僅幾個月時間狂攬數百萬粉絲。

還有巫師財經,儘管其抄襲、洗稿的原罪已經蓋棺定論,但不可否認,正是巫師財經在B站引爆了財經類科普視頻。

值得一提的是,巫師財經抄襲的重要來源之一就是知乎,比如《金融各細分行業概覽+鄙視鏈+職業發展,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路人》這期,其中13分鐘後的文案,內容幾乎全來自2016年知乎的一個網友回答,甚至把他人經歷也直接嫁接了過來。

這說明知乎的內容完全具備一個爆款作品的內核,可它卻只能“為他人作嫁衣裳”。如果任由這種狀況繼續下去,受當前B站科普視頻火爆的驅動,更多被鼓動的內容創作者很有可能會逐漸向B站遷徙。

仔細觀察B站這些爆紅的科普視頻創作者,他們或具備一定的金融、互聯網從業經歷,並常年混跡於知乎、微信、豆瓣等公共平臺,積攢了內容創作的經驗及人氣,或對法律、軍事、歷史及其它自然科學行業見解獨到,能以幽默風趣的語言表達出來。而擁有這些能力或“人設”的內容創作者,其實並不少見,尤其是在知乎,來自各行各業、經歷豐富的能人眾多。

所以,巫師財經、半佛仙人等人,客觀上激勵了各種行業的從業人員,嘗試把從業經驗、話題分析、業界軼事等內容給外界進行分享,如果在知乎不行,他們會尋求流量更多、用戶更活躍的B站。

事實上,一場涌向B站的遷徙已經悄然開始——與半佛仙人類似的IC實驗室、衝浪普拉斯、厲害財經等一批財經、科技號,從微信公眾號遷徙而來,去年下半年開始入駐B站,吸粉迅速。知乎或許也將上演相似的情形,因為比起微信,知乎流量幾近枯竭,再加上商業化不順,內容生產者們尋求新渠道的渴望更為強烈。

而對於知乎而言,在創作者資源不斷流失的情況下,如果要再篩選出一批有視頻創作能力的人,為知乎視頻化做內容補充,就變得更加艱難。

03 知乎鄙視鏈:誰在知乎看科普?

知識科普視頻的爆火,有其內在的邏輯:

一方面,刷短視頻、刷信息流帶給用戶的新鮮感越來越少,疲憊感卻越來越多,再加上“娛樂至死”的輿論論調,都促使用戶對內容有了更高的需求。簡單點說,就是內容消費升級。

另一方面,知識科普視頻巧妙地滿足了用戶對娛樂和學習的共同需求。因為這類視頻大多是已經成型的觀點和分析,省去了邏輯分析後,用戶不需要太深入的思考,也不需要過硬的專業知識,便能理解和獲取相關信息點。重點是,這種淺層的學習形式還減少了過度娛樂化產生的罪惡感。

所以說,知識科普視頻和B站年輕化的用戶群體是相互契合的。但是,推及知乎,這個一向自詡精英階層和專業人士為主流的知識社區,推崇的大多是最硬核的內容,對於知識科普,他們自己或許都不願意看,更不屑於把科普作為視頻化的轉型方向。

如一位知乎網友就“巫師財經抄襲”一事的討論所說,“半佛仙人的視頻內容很多都是他的知乎答案改的,自己抄自己不算抄,可視頻內容還是比較水的,只能說科普意義重大”。

在知乎上,把B站科普視頻當段子、當相聲看的不在少數,有的網友甚至直言不能接受“看得爽就值了”這種態度,“大家都很忙,抽點時間瞭解一下時政、經濟,結果你不專業”。很明顯,知識科普視頻放在知乎和B站幾乎是兩種不同畫風。

我們可以認為這是知乎的鄙視鏈在“作祟”,可B站的優勢也在於此。

視知TV CEO馬昌博表示,B站的粉絲要比知乎粉絲更真誠,“知乎的鄙視鏈非常強烈,一個更真誠的氛圍顯然能鼓勵不同層次的內容創作者發揮更大的優勢”。

因此,視頻化擺在知乎面前的是一種尷尬的狀態:知乎想做硬核內容的視頻化,可偏偏需求爆發的是知識科普,如果自己跑去做知識科普,平臺原本的用戶又不樂意看。兩難境地下,知乎對於圖文轉型視頻的無所作為,終究會反饋為商業上的被動。

其實對比這些年知乎為商業化所放棄的,做知識科普視頻真的沒什麼大不了。從社區內容水化、圈層衝突頻發,到優質“原住民”流失、杠精橫行,再到接受百度和快手的投資,知乎早已不是原來的知乎了。

一面視頻化,一面商業化,知乎本來想兩條腿走路,奈何“兩條腿”不僅都沒長健全,而且嚴重缺乏協調性,以至於知乎在流量封頂和變現困難之間走得踉踉蹌蹌。

如今B站氣勢強盛、頭條系橫插一腳,知乎的保守只會將其拖入更難堪的處境。

作者:錦鯉財經,深度有趣好運氣;公眾號:錦鯉財經(ID:jinlifin)

本文由 @錦鯉財經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ixabay,基於 CC0 協議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