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台之路——《黑客帝國》中的矩陣革命"

前文《中台之我不是藥神》講到,阿裡和其客戶共創了中台。那麼中台是在一個什麼樣的背景下產生的?如何理解中台?企業對中台的需求是什麼?中台實現的路徑是什麼?

本文將結合銀行中台實踐的案例,帶領大家深入理解中台。

01 中台為誰而生?

1. 平臺化

通常,最初的決定是正確的;然而,自從項目、工作或關係開始以來,事情已經地改變了,最初的決定不再有意義。

—— EA

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組織架構和層級必然不斷膨脹擴張。各大事業部下各大部門,就像一個小型組織一樣,各占山頭,勢必會出現屁股決定腦袋的現象。大企業內部各處都是牆——部門牆、業務牆、數據牆。一個原本可以共用的服務,被不同部門重覆建設。

以阿裡電商平臺為例,淘寶、天貓、一淘各自擁有客戶管理、商品管理、門店管理和交易與結算系統,這些系統功能重疊,以至於沒有人能搞清楚業務能力到底有哪些、是如何分佈的。

部門牆造成的問題是:

  1. 重覆的建設輪子,資源浪費;
  2. 標準不統一、品類不統一、標簽體系不統一、評論機制各不相同;
  3. 審核問題,但凡做內容必須有審核,不同子公司在審核的投入上都很巨大;
  4. 採購問題,不同 BD 採購流程不通。

從企業角度來看,這就形成了煙囪式的建設。煙囪式的建設限制了業務發展速度、推高了業務創新的成本。實際上企業需要的是搭建像樂高一樣的組件化體系,通過這個體系,可以將信息、標準、帳戶、數據做一系列打通,將業務流、數據流、分發流、商業流這些相近的單元進行平臺化。

阿裡搭建中台的最初設想就是建設一個業務共享平臺:通過建設若干個業務中心將分散到各個系統的獨立單元重新構建(合併同類項),對前端提供一個快速響應、抽象共性、邊界清晰的平臺。

阿裡共享業務平臺

2. 從去IOE到微服務

企業軟件系統的演進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以銀行系統為例,其業務架構的演進如下:

第一階段:90年代中後期分佈式架構

分佈式架構

這個階段的架構具有以下3個特點:

  1. 將總行的集中式系統在各個省分行分別都部署一套,每天晚上再以批量處理的方式將各省數據進行集中。
  2. 這種架構的方式能夠最快的解決聯機性能問題, 但存在跨省轉賬交易無法實時到賬的問題。
  3. 基礎設備多採用IOE(IBM的小型機、Oracle數據庫、EMC存儲設備)廠商。

隨著互聯網新技術的興起,2009阿裡提出了“去IOE”,旨在通過低成本的開源軟件替代昂貴的IOE設備。此後,金融、電信、石油行業也聞風而動,一場“去IOE化”運動席卷大江南北。到2019年,Oracle中國區大裁員,幾近退出中國市場,傳統軟件巨頭Oracle失去往日光芒。

第二階段:2000-2010年集中式總線架構

這個階段引入了ESB總線的理念:

ESB總線架構

ESB總線為渠道、核心和外圍系統建立了一座橋梁,提供完全統一的接口標準協議,提升了系統發佈的實時性。但同時,ESB成為了最大的單點,要支持大併發高TPS低延時,所以HA和性能要求非常高,變更需要相當謹慎。

ESB解決了異構系統之間互通的問題,卻沒有真正發揮出SOA理念最核心的價值:松耦合的服務帶來業務的復用,通過服務的編排助力業務的快速響應和創新。

無論從性能還是成本消耗上,ESB總線都會導致瓶頸出現。

第三階段:2010年之後的互聯網金融服務架構

到了2012年以後,隨著Facebook、Amazon等開放平臺獲得的巨大成功,BAT都逐步將自己的接口開放出來,並實施了開放平臺生態圈戰略,從而推動了SOA服務化的快速發展。

開放平臺架構

左邊是之前的傳統銀行集中式總線架構,右邊是互聯網服務化架構,包含了開放平臺、基於微服務技術的服務註冊和發現,以及服務化產品系統。

基於微服務架構的平臺優點是:

  1. 業務系統的擴展沒有瓶頸,只需要按照業務發展增加微服務單元和彈性容器;
  2. 組織敏捷,開發迭代速度快。

微服務是中台的底層框架技術,它提供了一套代碼框架,可以實現對複雜系統的解耦,解耦後各個模塊變得相對簡單,易於重用,易於分析,易於單元測試和保證。

中台和微服務是有交集的兩個領域的概念,中台更偏業務,微服務更偏技術實現。

3. 數字化轉型

“銀行業正處在一個‘技術主導一切,並且無處不在’的世界中,不被淘汰的唯一辦法就是為那些數字化的消費者打造新的體驗模式,重覆網點的模式終將失敗”。

——《銀行 4.0》作者布萊特·金

面對席卷而來的互聯網浪潮和內外競爭加劇的新環境, 數字化轉型是很多企業的迫切需要。

以銀行業為例,新興金融科技公司崛起,快速向支付結算、消費信貸和財富管理等銀行業務領域滲透,來勢洶洶。對此,銀行則利用互聯網思維適時調整經營理念和方式,將大數據、雲計算、移動互聯和人工智能等引入自身變革轉型中,以此來拓寬獲客渠道、重構業務流程。在獲客方式創新方面,主要的做法有三種:

(一)服務移動化

通過佈局直銷銀行以及手機銀行APP等客戶端產品,縮短了與用戶的距離。

通過銀行的APP,客戶不僅僅可以辦理金融業務,還可以繳水電費、訂影票、在線購物。

(二)全業務渠道

通過與互聯網企業進行多元化的合作,將獲客的渠道與入口儘量分散。利用互聯網企業龐大的用戶基數來觸達更多的潛在客戶。

截止目前,工、農、中、建為代表的四大國有銀行均與BATJ(百度、阿裡、騰訊、京東)展開“一對一”的戰略合作,曾經勢不兩立的金融陣營如今也不得不握手言和,謀求最大公約數。

(三)私域流量

通過輕型化門店改造,在去高櫃的同時嫁接生活場景和社交產品,利用高頻的生活場景、社交場景賦能傳統物理網點轉型升級,有效引流獲取客戶。

以某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實踐為例,企業以敏捷組織轉型作為切入點,帶動精益項目管理和IT創新,通過傳統ESB架構和微服務中台的雙速IT架構建設,解決了傳統架構“快前臺慢後臺”的問題,實現了中後臺敏捷,產品迭代周期由過去的1個月降至1周,實現了產品創新能力、迭代速度的全面轉變。

某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戰略

02 如何理解中台?

1. 中台畫像

筆者整理一下對中台的描述,用詞雲的方式給中台做了個畫像。

2. 問題域

中台屬於企業架構的範疇。縱向看包括從業務、信息和技術三個維度。橫向看為“施動者”+“動詞”+“操作對象”邏輯,施動者是觸發者和需求提出方,操作對象是被動者和需求供給方。

按照這樣的劃分,中台實際上包含下麵幾個領域:

  • 產品域:以商品形式對客戶提供服務的有形或無形東西。如淘寶和天貓。
  • 信息域:以處理業務流為目的的軟硬件系統,包括用戶界面、數據。如訂單系統、商品系統。
  • 流程域:採購、倉儲、物流、配送等提供服務的企業內部流程。
  • 組織領域:企業組織單元,如財務部、銷售部等。
  • 數據域:訂單數據、商品數據、訂單記錄、操作日誌等。
  • 應用域:產品的附屬軟件和硬件單元,提供一組相關的用戶交互能力,如淘寶客戶端。
  • 技術基礎設施域:服務器、存儲系統、網絡等設備。

3. 視角

中台的複雜來於它本事就是解決複雜問題提出的,不同的人站的角度不同,理解也不相同。

在建設中台之前,利益相關者需要就項目目標、範圍、度量等關鍵問題進行充分的溝通並達成共識。為此需要構建一個溝通的上下文和觀察視角。

業務-技術視角:產品、流程、信息、應用、數據、平臺。

業務-組織視角:戰略、目標、原則、價值、度量、項目、項目組合。

組織-技術視角:快中台、敏捷中台、慢後臺。

4. 中台的價值

03 中台正確打開姿勢?

1. 中台的需求

先來看看某銀行對中台的需求:

可以看出企業對中台的期望很高,需求是方方面面的。

2. 中台建設原則

中台涉及的問題比較複雜,客戶對中台的期望也比較高。中台項目的挑戰是不言而喻的。中台實踐要遵循一些基本方法、原則。

  1. 從設計層面看:主要是遵循面向對象的分析和設計方法。
  2. 從運營層面看:服務中心的分割,要有數據運營和業務整合的價值。比如淘寶的商品中心,絕不是簡單的提供商品增刪改查服務接口。而是建立一個全球最大的商品庫,同時提供該商品庫的管理運營方法和配套工具服務。
  3. 從工程層面看:共享服務的架構是基於分佈式架構、分佈式事務和分佈式數據庫。

基本原則:

  1. 高內聚低耦合
  2. 數據完整性
  3. 業務可運營
  4. 漸進性建設

3. 實現路徑

企業是一個複雜系統,對待複雜問題應該用庖丁解牛的思路,從大處著眼,從小處入手。中台本身要解決的是系統解耦的問題,但尷尬的是解決這個問題要成立獨立的項目組甚至獨立的事業部,由於技術債和康恩定律,中台項目組和事業部本身會帶來新的耦合問題

沒有阿裡這樣壯士斷腕的決心,這樣的組織單元一開始就會阻力重重,負重前行。

中台要先從組織敏捷開始,也就是構建一個獨立的快反團隊,通過KPI切割、資產確權劃清和原有部門的界限,輕裝上陣。具體的路徑如下:

1)從一個敏捷項目開始

最好是企業範圍的,但可以從任何地方開始。把敏捷中台看作是終身學習。

2)組建跨部門的團隊

使用敏捷來執行和管理擴部門團隊。溝通至關重要。

3)資產確權

從IT和業務管理層獲得參與和承諾:包括組織、設備、數據等資產。所有權也必須澄清——誰對某個特定的架構工件是否足夠代表企業的特定部分擁有最終發言權?

4)制定考核指標

考核指標為項目提供了價值度量依據,也是項目組前進的方向。

5)架構設計

從業務、信息、技術、運營四個方面進行需求分解和架構設計。

6)制定演進路線

制定一個持續交付的產品路線圖,圍客戶成功進行產品生命周期管理。

中台建設是和組織相關的,沒有組織的解耦就沒有技術的解耦

04 中台之路:矩陣革命

“生存下來的不是最強壯的物種,也不是最聰明的物種,而是對變化最敏感的物種。”

——查爾斯·達爾文

《黑客帝國》很多人都看過,影片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人類在與人工智能機器人的戰爭中失敗,於是遮蔽了天空隔絕太陽能試圖以此切斷機器人唯一的能源供應。但機器人沒有就此滅亡,機器人中最強大的存在“架構師”創造了“Matrix”,也就是“矩陣”。但矩陣V1.0不久就崩潰了,架構師認為是人類的大腦思維不適應新環境,於是用人類歷史的某個鼎盛時期為背景又開發出矩陣V2.0版本,但卻再次崩潰了。架構師明白了矩陣與人類不兼容的癥結所在,進而設計了一個專門用來研究人類心智的程序——“先知”。

在先知的幫助下,架構師不再構建完美的世界,讓矩陣中的人類擁有選擇的權利,終於99%的人類接受了這個新版本的矩陣V6.0。但是每個程序都存在漏洞也就是bug,隨著矩陣的更新迭代,有一些舊程序需要被刪除,但現實卻沒想象的那麼容易,這些舊程序在矩陣里隱藏了起來成為非法程序,以“法國人”梅文為首的非法程序集合成了一個團體,並且這個團體的某些成員還能夠超出矩陣的一些規則束縛擁有特異功能,他們的存在對矩陣也構成了威脅。

架構師針對這兩個可能會導致矩陣崩潰的bug想出瞭解決方案:喚醒無法適應矩陣的人類並讓他們離開被機器占領的世界去地底深處建立了人類最後一個城市“錫安”進行反抗,但是這種反抗仍是在架構師控制範圍內的,甚至是架構師更新矩陣計劃中的一環。與此同時架構師集合了所有非法程序的原始代碼組成一個新程序植入到一個人類的大腦里,讓這個人成為“程序+人類”的存在,並賦予了這個人“救世主”的角色。

——來自簡書《《黑客帝國》三部曲劇情解析》 作者Switchhh

中台就是構建企業的虛擬世界(Matrix),這個虛擬世界並不完美,充滿了技術債(舊程序),還有一些超出代碼範圍的問題(史密斯),在多個版本後崩潰後,中台設計師(架構師)認為純粹的代碼映射解決不了問題,於是開始研究心智程序:精益+敏捷(先知)。在精益+敏捷(先知)的幫助下,中台設計師不在構建完美的世界。終於,99%的用戶接受了這個新版的中台x.0(矩陣V6.0),但中台X.0仍然存在bug,解決最終的問題需要“技術+感性+顛覆式創新”的合體(尼奧)。

理解了上面這段話,你就理解了中台的必由之路:

  1. 理解並背負技術債
  2. 持續交付
  3. 選擇不完美
  4. 賦予心智模型並理解變化:精益、敏捷、設計思維
  5. 顛覆式創新(重啟矩陣)

作者:濤哥,微信公眾號:濤哥筆談。前華為高級產品經理,PPV課數據科學社區發起人,15年以上IT和通信領域,5年B端產品總監,數字化轉型實踐者,Togaf粉

本文由 @濤哥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