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少UI和測試,產品和開發相愛相殺?"

互聯網時代,分工非常細緻,靠一個人的力量很難成事。在團隊沒有UI和測試的情況下,產品和開發更應該統一戰線,攜手解決問題。

前段時間看到很多小伙伴在群里討論,由於特殊時期,公司預算縮水,所以有的把UI省去,有的把測試省去,以此來節約成本壓力。

看到有位同學說其實這沒啥,因為自己所在的公司目前除了產品經理和程序員外,沒有UI和測試,很多人都對此很好奇,其實這在很多公司很常見。

01

由移動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帶來了互聯網行業崗位的細分,原本的鏈條順序是產品-UI-開發-測試-上線,而有的公司如果是內部員工使用的產品往往會省去UI,以能用為主。外加內部用戶容錯率通常比較高,所以從成本考慮可能不會單獨招個測試人員,因為普通的測試很多角色都能做。

兩年前的那波所謂寒冬,一個之前同事就說他們公司已經把測試優化掉了,所以這項工作自然就落到了產品經理的身上。

正常來說,產品經理可能是最熟悉這個產品的人,所以常規測試階段也會由產品經理做一些覆核,而從節省成本,同時沒有太多用戶壓力的情況下,測試很容易被替代。

02

沒有測試或者UI對公司來說是節省了成本,可對產品經理自身而言則是被拽去了更多精力。比如我之前帶過一條產品線,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產品設計完成後,UI出圖,測試則準備測試用例,開發進行技術搭建。

開發到可以測試的階段,UI負責驗收交互和樣式,測試負責驗收功能和需求,產品也會隨機測一測,然後統一到測試那邊進行修複跟進。

所以開發後期直到上線前,產品經理已經能差不多抽出身來去思考新的產品內容,而不必陷在開發和bug解決的跟進上。

因此,公司崗位的缺失有利也有弊,雖然職責不全會讓產品經理一人乾三人的活兒,但同時也讓產品經理陷入到瑣碎里難以有更多精力規劃大局

03

作坊式的開發不規範,但卻一直存在。其實沒有UI和測試的團隊我也經歷過,這個時期如果團隊價值觀不統一就會引發很多問題,比如產品經理和開發的矛盾。沒有了UI去畫頁面以及覆核樣式,沒有了測試去驗證bug的修複,所有這些都是產品經理一人多擔,所以開發會覺得可能是產品要求太高,故意為難。

現在回想這個階段,每次開發說可以測試時,我打開頁面內心都會有巨大落差,是的,是巨大。

對於樣式問題,完整的流程是產品-UI-前端,沒有UI,所以既需要產品往下做一步也需要前端往上做一步,共同把UI方面補全

比如產品經理需要把原型做得高保真一些,而開發沒有現成的東西可用,就需要自己找一些控件並且細調樣式問題。

很多時候樣式問題開發不願意改嫌麻煩,但正如那句話所說,沒有人願意通過醜陋的外在去瞭解你的內涵,既然有達到優秀的實力,就不要設定止步及格的預期

04

除了樣式和測試之外,比較常見的還有開發過程中對需求的遺漏,比如開發完後的產品,常常會發現很多需求細節的遺漏,對照需求文檔發現很多漏掉的內容,這就說明開發沒有逐步對照自檢。我個人比較不能同意“明明知道這個問題存在但就是不想改,等用的過程中被用戶發現然後吐槽”。如果是產品思考層面的缺陷被吐槽我可以接受,但由於不自律所產生的問題我不能接受。

很多時候如果研發過程中嚴格按照需求文檔去做,問題出現的數量會少一半,而沒按需求去做的結果就是測試問題增多,修複時間變長,開發完再改動使得修複更複雜,從而整體時間拖長。

對於產品和開發的關係,有人戲謔是天敵,但我覺得應該從不同的角度去看。產品不能沒有開發,否則就是一堆圖紙,開發也不能沒有產品,否則難以發揮效用

產品從各處調研來的需求形成產品設計,不能開發的時候打點折扣,修複bug的時候打點折扣,最終都沒達到產品的預期,更別說超越用戶期待了,相反,產品要通過開發賦予生命力,形成可用好用並且超越預期滿足需求的產品,對用戶產生切實的價值

產品和開發,可以相輔相成,但不相愛相殺。

一起加油,共勉!

#專欄作家#

慕斯姑娘,微信號:musiguniang,公眾號:產品那些年,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關註金融科技和大數據領域,擅長產品規劃和落地。

本文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