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個積分發放與消費模型?"

對於如何研究平臺積分以及如何搭建消費模型,你是否會出現沒有什麼思路從而無法著手去做的情況?本文筆者針對此問題,給出了方法指導,相信會對你有所啟發與幫助。

之前的流水賬報告里,有讀者提了個問題:

亮哥,最近困惑了。boss讓研究平臺積分,做個模型出來,監測積分的發放與消耗。進而如果發放大於消耗,或消耗大於發放,制定不同策略。一點思路都沒有啊,求救!

實不相瞞 ,這個問題讓我也很困惑,為什麼呢?

因為,如果是個有價值積分,那麼就應該將其視為一套金融體系,所以這個問題就相當於:銀行發行了貨幣,需要建立一個觀測流通的模型,監測人們花錢和賺錢的情況,如果大家賺了錢不消費,就要刺激消費,如果大家賺不到錢卻拼命消費,就要限制消費。

一、積分的定價邏輯

我之前應該討論過關於積分定價的邏輯:

從公司的利潤或收入中(健康狀態應該是利潤,而不是收入)拿出一個固定比例出來,作為積分發行對應的人民幣成本,比如一家公司一年的收入是2000萬,利潤是500萬,假設拿10%出來,也就是50萬,作為積分發行對應的人民幣成本。

那麼這是什麼意思呢?

2000萬收入對應50萬積分成本,假設用戶每消費1元錢獲得1積分,那麼對應的就是1元=40積分,每1000積分=25元。

然後呢,給所有這些積分設置一個過期時間,譬如當年有效,年底清零處理。

那麼也就意味著,給了所有用戶加起來50萬元的債權,如果用戶當年不把這50萬元用掉,那麼剩下來多少就回收,成為公司的收入。

如果用戶當年把這50萬元都用掉了,那麼公司就把這些記為被使用的營銷成本,當這50萬元屬於「薛定諤狀態」的時候,那表現在公司財務上就是有50萬元的計提成本。

這就是“積分是債務”這句話的由來。

二、實際業務中的積分體系

好了,在實際的業務中,通常情況下,所有用戶加起來消耗掉的積分總量會是一個百分比,而且企業對這個百分比的比值追求,其實是越高越好,因為越是用得多,證明這個積分對用戶越有價值。

對應的是這些積分,有充分的使用場景,對用戶來說也有使用的動力時,這個百分比才會上升;如果使用場景不充分,用戶沒有動力去使用,這個百分比就會下降。如果一整年下來,積分都沒人用,說明這是一個失敗的積分計劃,因為大概率的,沒人在意你的積分,你的積分體系也就失敗了。

那從我過去的經驗來說呢,做得好的積分體系,全年的兌換率能到30%,也就是50萬的發行成本下,有15萬被消耗掉,做到這樣,就已經很好了。

但是,你會發現,這裡有一個問題,為什麼70%的積分沒有被消耗掉呢?

原因就是:用戶擁有的可消費積分太少了,而使用積分的場景下對積分的要求太高了。積分額度是非常向頭部集中的,有時候甚至會發生10%甚至1%的用戶,占有了90%的積分額度這樣的狀況,所以你看到的那沒有被消費的70%其實對應的是超大的一個用戶群體。

那麼怎麼辦呢?

三、創造小額積分消費的場景

很簡單啊,創造小額積分消費的場景。

傳統的積分發行商里,最先這麼玩兒的是招商銀行,9積分活動不知道你還有沒有印象;互聯網的積分領域里,我知道的,最先這麼玩兒的是當年我在盛大積分的時候,我們搞出來的大量的小額積分抽獎活動,甚至是積分彩票玩法。

說到這裡你可能就發現一個有趣的事兒了。那就是,作為積分發行的主體,其實是希望用戶多消費積分,甚至是希望更多的用戶來消費積分的。

循著這個思路,如果我們要建立一個正統的模型,我們可能需要關註哪些數據指標呢?

四、建立模型,需要關註的數據指標

我來列一列,如果有遺漏,大家擔待,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是4月3日的凌晨1點。

1. 持有積分的用戶數

這個很好理解,對吧,就是持有「貨幣」的消費者總數。

2. 可用積分的分佈與動態變化

用來觀測小額積分用戶和大額積分用戶的分佈情況,如果出現異動,是需要預警的。

譬如說,有10個大額積分用戶某一天突然掉落到小額積分的統計里了——當然,這倒還好,說明用戶在消費,但是如果突然新增了1000個大額用戶呢?所以,這裡需要有一個預警判斷,對應的策略,你可以定義為:

  • 當大額積分用戶出現掉落時,應該去鼓勵他們消費現金重新獲取積分,但如果突然出現大量掉落時,可能要預警用戶流失風險,讓VIP小組去跟進;
  • 當小額積分用戶出現抬升時,應該給予特權獲取的提醒,增加爽感,但大規模發生時,需要去查變化原因,防止風險。

那你會問,分佈怎麼取?我的建議就是遵循361或271做正態分佈。

3. 黑市積分價格變化

如果你的積分有可以流通,譬如賬號對賬號的贈予、對賭(法律其實不允許哈)、賬號交易,那麼你就需要關註黑市的積分價格變化了。當然這一塊現在要監控其實有點困難,畢竟萬能的淘寶現在也不允許類似交易了,但是依然需要你想辦法,你對自己管理的積分應該有這方面認知。

拿剛纔的例子來說吧,通常如果你的內部不做溢價的成本是1000分=25元的時候,黑市價格應該要高於這個價格,才說明積分價值是堅挺的,但偶爾的波動也沒啥,但是如果高度偏離了這個定價,譬如說,1000分=15元了,你就要小心了,這就意味著你的積分不值錢了。

不值錢啥意思,通貨膨脹了,那麼恭喜你,你的策略非常簡單,就是要抑制發行,並且鎖住消費,去治理可能的賬號流通通道,然後引導消費,逐步讓價值回歸合理區間。

至於說,發得多用得少,或者發得少用得多,我個人看法是,這都不是事兒啊。

如果說積分出現了超發,但實際消費少,那麼策略很簡單,增加消費場景,譬如現在switch很火,你就弄幾個switch,10個積分抽一次,設計個跑馬燈,不斷提示有人中了switch,有人中了《動森》實體版,有人中了健身環嘛,只要拉動大家來消費,就是好策略。

當然,與此同時,你要找到超發的問題點,控制住,不要一直超發下去,同時還要觀測積分消費比例,別超髮帶來超售就得了,否則成本超了,那就尷尬了。

如果說積分出現了超售,發行量卻不夠,那麼其實更多的是提示積分的使用可能出現漏洞了——否則從人性角度出發,誰做虧本生意嘛,當然年底清零前製造浪費也可以對吧——那你也一樣可以想辦法讓超售的那幫人拿不到好處。譬如說,針對用的多的那幫人,做限量使用,增加使用門檻,都可以啊。

我能想到的大概是這樣,不知道能不能對你有幫助,但是,如果貴司發行的積分,並不是有價值積分(金本位,有人民幣價值),那麼我剛纔說的差不多有一半是廢話。

萬一真是這樣,也簡單:積分發行太多了,上一些商品或者活動,把超發的積分無價值的消費掉,譬如假裝可以抽666,但實際從來沒給超過0.66對吧。積分用得太多了,上限制策略,熱門場景下限量限時使用都是可以的,這個其實真的不太難。

#專欄作家#

張亮,微信公眾號:張記雜貨鋪,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知乎大V,互聯網從業者;《從零開始做運營》作者。聊產品聊運營,偶爾深度。分享一切有益有趣的內容。

本文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