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盤B端新產品,3個步驟讓你快速上手"

接盤新產品,B端產品經理如何快速上手?本文作者結合自身工作經歷,分享了非常實用的3個方法,希望對你有用。

對於入職新公司的產品經理,有些產品經理接觸的B端項目是和之前工作有相同的行業背景,上手起來對於產品節奏的把控比較順手,但是也有些產品經理新入職公司接觸的行業是不一樣的,比如從B端互聯網產品轉到B端物聯網產品,這個行業跨度可謂非常大,所接觸的產品的商業模式、盈利模式、業務邏輯、用戶群體、產品解決的問題等都存在較大的偏差,這就存在需要適應一段時間的行業知識沉澱。

雖然做產品的那些所需的底層能力、綜合素質是相通的,但是對於不同行業背景的跳槽,初次接盤新產品,產品經理應該做些什麼才能更好地整合企業各部門,在充分掌握市場需求的背景下,使產品的價值達到最大,順利帶領產品繼續前行呢?

這邊筆者結合自身的工作經驗(B端)提供一個可供借鑒三步曲,與大家分享,希望能夠給大家的工作帶來幫助。

第一步:熟悉業務場景

剛開始接觸新的項目,尤其是處於不同的行業背景,首先你需要對B端服務的企業的各個方面有個廣泛的瞭解,這裡的瞭解包含但不限於企業自身的業務、現在面臨的業務困境、業務所涉及的工作人員、每個業務需要具體解決的運營場景等。

比如,你的B端產品服務的企業是公交企業。這種公交企業目前面臨的最大行業痛點是車輛運營過程監管不到位和傳統排班模式耗費太多成本。剛開始接手這個已經有一定成熟度的產品,先去瞭解業務本身之後再去把握現有系統為解決業務問題而搭建的整體業務解決方案。

我之前剛開始接手的時候也是自己在這個前提下按照現有系統的某個經典場景的功能模塊進行業務流程的梳理,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這不僅加強了我對實際場景的理解,也為我發現現有系統在解決業務問題上流程是否具有優化性,現有的流程是否是最佳的方式以及是否存在流程的臃腫等提供了很好的思考方向。更為關鍵的是,B端系統界面設計的一些業務規則、業務指標和數據流轉方向也可以通過對業務的梳理得到很好的把握。(下圖是我曾經梳理一個公交運營系統下某一個業務場景之增加班次的泳道圖)

當然瞭解業務也不要忘了可以通過和你的同事交流、閱讀公司現有的這塊產品內部資料、和你交接產品的產品“前任”等渠道去更加深刻瞭解這個產品,我當時剛加入一家新公司當產品經理的時候就是通過和產品“前任”巨細無遺的交流才得以更加瞭解所接產品的業務的。這些過程雖然繁瑣且耗時,但是剛開始也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為後面的產品規劃和各種操刀打好基礎。

第二步 梳理信息架構

首先,應該明確的一點是信息架構是服務於用戶、服務於場景的,既然是服務,那麼就必須滿足用戶的需求。 滿足用戶需求體現在,用戶可以在一定的“信息規劃”下更容易找到自己想要的功能,而滿足場景的目標就是出於產品戰略目標通過信息架構設計去教育、說服和通知用戶。

這個可以拿商場來做比喻,可以把信息架構比作商場的整個框架,它有包含地下層,商場一樓、商場二樓、商場三樓等。每個樓層所提供的服務有明確的區分,比如商城一層主營:國際一線潮流名牌、商城二層主營:電子產品服務、商城三層主營:溫馨親子服務等

如果你接盤的產品是一個從1到N的產品,你就很有必要在現有的系統的基礎上研究他們信息架構,畢竟藝術的創作也是先從骨骼開始而不是先造肌肉,同理,產品的創作也是現有產品結構再有功能細節的。在工作中,我梳理信息架構會借助一些常用的腦圖工具,比如XMind、MindManager等進行系統的架構梳理。(下圖是我曾經梳理的一個公交運營系統的部分信息架構圖)

當你把現有的系統的信息架構梳理出來之後,摸清楚系統有哪些大模塊、大模塊下有哪些小模塊、每個小模塊的功能是什麼,一個個目錄,一個個菜單去翻去看,經過這樣一個過程可以很清晰地建立起對現有系統的瞭解,為後面的系統優化視覺設計、優化結構結構、優化用戶體驗、添磚加瓦等等做好前奏準備,畢竟在用戶體驗的五要素中, 表現層的展示是最具體的信息。

第三步:拆解“資深”功能

一般我在完成上面兩步之後對整個系統業務解決的問題有了個大致的瞭解了。理解了系統功能設計的業務場景,熟悉了整個業務流程跑通的用戶路徑,功能和功能之間如何打通,曾經的業務設計每個功能點是如何去實現。但是對於一些自己通過淺層沒辦法看到的完整功能,完整功能的路徑比較隱藏比較深的,我會自己去拆解功能。(下圖是我曾經拆解的一個公交運營系統的某個“資深”功能)

拆解前我會先問自己三個經典問題:

  1. 這個功能是歸屬哪個業務場景下的子功能,以確定功能所屬的範圍
  2. 功能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3. 整個的實現路徑流如何?

一般在工作中追尋這些問題的答案之後,我就能更加明白瞭解這個功能,也為後面的產品優化提供空間。

經過這樣一個三步曲之後,相信對於一個接盤新產品的產品經理對於產品的感覺已經從陌生到有一定的瞭解和熟悉了,甚至開始有了產品好感和想牛刀小試一手的衝動了。

最後

最後想說,作為一個接觸一個已經從0-1成長起來的新產品,這個新產品存在的意義已經非常明確,也是具有一定的商業變現價值的好苗子,而你作為接盤的後媽,面對的是別人生下來的孩子,你要做的是先好好瞭解清楚這個孩子的各種“前因”,各種“習性”等,充分瞭解後,再去想你的存在如何讓孩子能“變得更好”, 實現從1-N的茁壯成長。也希望每個產品經理都能在接盤新產品後能繼續滿足用戶的期待,甚至超越用戶的期待!

本文由 @Confirmsun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