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萬便利店柳暗花明"

來源丨電商在線(ID:dianshangmj)

作者丨楊泥娃

編輯丨斯問

“開門第一單生意就是來買煙的。”

上周一,周倩婷回到東莞市萬江共聯社區,重啟了關停半個多月的便利店。

平日里喧囂的街道依舊冷清,她用力推起捲簾門,飄起一陣塵煙。進店第一件事先用消毒液清潔每個櫃臺,擦洗地面,為了迎接這天開張,她還特意囤了很多口罩。

街上行人寥寥,好在有群老客戶一直期盼著她的回歸。雖然分不清口罩下是誰的臉,但熟悉的聲音和笑容又都回來了。

和周倩婷一樣,因疫情而停擺的便利店主們正在陸續回歸,一些便利店主甚至在疫情期間24小時堅守著。當捲簾門拉起,燈光點亮,它們成了生活基本保障,和城市人在疫情中的一份精神慰藉。

數據顯示,截至2月20日,國內便利店平均開業率達到80%左右,這場回歸也讓便利店們面臨了兩難境地——房租、人員工資等固定費用壓力山大;另一邊開門營業還要預防著安全問題。

一場疫情,讓這些扎根於城市零售細胞,集中爆發出了些許矛盾,有著強大供應鏈支撐的日系便利店嶄露頭角,維持著傳統經營方式的夫妻老婆店們面臨更多壓力,但互聯網還在用不同方式帶給這些小店們新的轉折與契機。

便利店回歸,意味著各種考驗,不單是給予,也是自救。

“不開門的每天都是坐不住的”

在疫情期間,比煙民們買煙更焦急的,就數便利店主們。

“周邊的人走的越乾凈,我離開的越不放心。”在東莞市太和路經營便利店的劉彤華對「電商在線」說。他的便利店經營面積有180平米,平日里一天的流水有5000元左右,毛利率達20%。

便利店這種小型的零售業態,大多開在臨街商鋪或者社區內,缺少商業綜合體一樣的集中管理和安保系統,商品擺在店內,發生偷搶事件的概率很高。

太和路周邊以工廠為主,生活和工作的也大多是外來人口,春節一來,工人們回了老家,受疫情影響,臨近2月底了,復工大軍也還沒真正回來。

原本計劃大年初四就開門的劉彤華,將開門時間推遲到2月份。這是他度過最長的春節,不營業就是凈虧,他自然內心焦急。

周倩婷的便利店開在小學附近,周邊還有很多工廠職工的宿舍,閉店期間,她覺得每天都是如坐針氈。

“太閑了,還是懷念平時忙碌的感覺,很多老客戶一直在微信里問我什麼時候開門。”

除此之外,店里的食品保質期也像倒計時一樣,時刻懸在店主們心裡。

牛奶、飲料和食品是劉彤華店里主要銷售的商品,為了在保質期間出清,他想了很多辦法,比如買一送一,或者打折出售,但幾天下來,效果並不明顯。

“這段時間大家消費很謹慎,如果不是生活必須品,大家寧可不買。”

去年,劉彤華的便利店接入了天貓超市,疫情下可以通過外賣平臺多出一條渠道,並且平臺對小店賣不完、在保障範圍內的商品可以申請理賠。

劉彤華告訴我,復工後,店里的銷售情況有了很多變化,往年這走親戚時買的禮盒、整箱飲料,反而是米、面、油等基礎物資消費變多,很多非食品類的商品比如洗手液、消毒液等逆勢成了明星產品。煙和泡麵也成了復工以來最好賣的商品,這也讓他不得不改變進貨策略。

“周邊的人流量沒有恢復,店里的銷售就很難談得上起色,進貨更要謹慎一點。”

便利店也需要安全感

周倩婷的店平常要到後半夜2點多才關門,如今她晚上11點多就選擇閉店了。

“身後的大排檔不開門,晚上的客人都沒了,開太長時間沒意義。”

80後的周倩婷是這條街上最年輕的便利店老闆,她的店靠著豐富的網紅零食火遍整個社區,很多商品也主要迎合年輕人的口味。

復工後,如何繼續維繫網紅食品的供應成了挑戰,很多當地經銷商都不派送了,她只能在零售通上採購,要麼自己開車去拉貨。

“看到她的店又開門了,我覺得心理踏實很多,好多想吃的東西終於有地方買了。”一位老客戶如是說。

實際上,便利店復工是一種兩難選擇,給了消費者安全感的同時,店主們也需要安全感。

對於周倩婷來說,消毒液、口罩、防護鏡是她每天到店必備的東西,賺不賺錢都不是最重要的,生命安全才是根本。

“我們這份生意的風險就在這,你控制不了顧客來自哪裡,接觸過哪裡,只有自己做好防護。”

安全之外,房租物業成本是便利店主們最為擔憂的部分。

劉彤華的店每月租金約6000元,不復工,這份房租就要硬扛,但復工後,每天的流水最高也就1000元,收入不及平日的四分之一。

劉彤華希望,特殊情況下,相關部門也能出台些幫扶措施。“國家雖然有相關的減免政策,但針對個體戶的只是倡議。”

便利店是整個零售業態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來自中商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便利店門店數量約為13.5萬家,較上一年增長10.3%,預計2020年門店數量將接近15萬家,總銷售額達2800億。

去年底,劉彤華本來給自己定了個小目標,就是今年再招聘個店長,做大規模,增加一些新的運營思路,但疫情來襲,所有的節奏都被打亂了。

供應鏈的保障

李紅萍也在疫情中改變了自己的原計劃,她在大連經營著一家樂哈哈超市,開在甘井子區凌水社區,周邊坐落著4個商業小區,人口密度很高。

這個春節,李紅萍留守在大連開店,長期做生意讓她做出預判,疫情期間,其他門店都要關門,自己的店只要還開著就有更多機會。

事實證明這個選擇是對的,春節期間,她的店面流水是去年的三倍多,很多以往銷售不太好的商品,都被搶空。

“買泡麵的也不挑口味了,買調味料的也不在意品牌了,現在是不愁賣,只愁沒貨可賣。”李紅萍對「電商在線」(公眾號id:dianshangmj)說。

但這份因堅守而賺來的錢卻有如“在刀尖上行走”,李紅萍的超市旁有一家水果店,就因為有確診患者曾進入過而被封閉,店員還被帶走隔離。

“現在想到還是很後怕,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恐怕就不開店了。”李紅萍坦言。

實際上,真正在疫情中堅守下來的便利小店並不算多數,大部分還是以品牌連鎖便利店為主。

趙亮是大連羅森小平島店的員工,疫情期間他們的店堅持著“24小時營業,全年無休”的準則。

趙亮介紹說,店里的情況並沒有受到什麼影響,周邊主要是居民住宅,客源比較穩定。相反,羅森主打的飯糰、熟食等搶購速度比以往更快,奶製品的需求也更高。

“疫情之後,店里關閉了堂食功能,即便如此,這些熟食還是賣的很快,每天早上9點是進貨的時間,高峰期到了中午基本飯糰就賣光了。”趙亮對「電商在線」說。

趙亮說,便利店能夠繼續保持營業主要是靠強大的供應鏈系統,其飯糰等食材的加工商都是本地工廠,不會受到物流的制約,同時各類零食百貨也能維持供應,這些都是支撐其持續營業的基礎。

便利店在緊急時期提供服務在國外早已有先例,在日本,便利店有著“第四基礎設施”的稱號。這是因為許多門店都有警察、政府機關和非營利性機構服務的接入。持續探索便利店的社會性作用,這讓便利店不僅銷售商品,還能參與保障公共安全。

便利店們的新自救

在這次疫情中,中國本土的便利店也以自己的方式發揮著“應急救災”的作用。基於互聯網的發展優勢,與電商平臺的密切合作,便利店找到了新的出口。

便利店與美團、餓了麽、京東到家等平臺提供外賣服務,擴大服務半徑;開在社區的便利店也能發揮“最後一公里”作用,成為電商平臺的生鮮自提點。

劉彤華目前的重心就放在了生鮮生意上,他在春節前做了當地一家線上生鮮配送公司的區域代理,把社區周圍的客人拉成了社群,每天用戶線上下單,線下就可以到他門店提貨,雖然毛利率不高,但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帶動他的便利店生意。

在此之前,便利店和生鮮賣場很難做到融合——對於習慣線下買菜的40、50後人群來說,便利店的價格偏高缺乏競爭力,再加上便利店的蔬菜品種數量有限,吸引不了大爺大媽們駐足精挑細選。

但在居家隔離期間,消費者對生鮮價格敏感度下降,便利店的地理優勢得以發揮,恰好完成了兩種業態的結合。

中石化旗下的易捷便利店的探索是,在已有的“一鍵到車”服務中上線蔬菜禮包組合。用戶不需要下車,只需在加油時通過App購買,加油站的員工將商品直接放到你的後備箱中。中石化方面表示,賣菜服務在疫情過去之後還會繼續實行。

沒有條件引入生鮮菜場的便利店也靈活運用現有資源,比如江浙滬地區的羅森和7-Eleven推出整袋的冷凍食材,包括包子、燒味串等鮮食,既能為便利店銷庫存,也為消費者提供了便利。

對於便利店們來說,各種新的嘗試和改變正在發生,無論是日系便利店的“中國化”改造,還是傳統便利店的升級,它們都在用“最小”的形式,承載著居民的“最大”需求。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